昨日,四川在線推出網絡調查“成都爸爸們,你們在哪兒?”請成都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們一起來聊聊“爸爸,到底去哪兒了?莊臣”調查一齣,引來眾多網友跟帖評論,這其中,不乏眾多吐槽。(11月2日《天府早報》)
  日前,湖南衛視推出的“野外綜藝節目”《爸爸去哪兒》,受到了廣大寶媽寶爸的青睞。許多褐藻糖膠媽媽都在熱議節目中明星爸爸的教育方式。而四川在線也開展了“成都爸爸們,你們在哪兒?”網絡調查的活動,廣大網友藉機吐槽身邊的爸爸“不開家長會,不認識班主任,家裡沒人就帶孩子下館子……”,而記者採訪10名家長問“爸爸在哪兒”,只有1位爸爸表示“自己經常陪孩子”,媽媽們表示對爸爸們“甩手老闆”的方式很是不滿。
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中國的家庭教育從“嚴父慈母”變成了“嚴母慈父”,由於爸爸教育的“缺位”,出現了很多“問題小孩”,“問題青年”。筆者認為,其實爸爸才是家庭教育的主導。你看世界各地不乏“模範父親”。這些好老爸有的默默無聞,但培養出了揚名天下的人才,比如達芬奇的父親,他充分發揮孩子的興趣;莫扎特的父親,不惜放棄工作培養孩子;安徒生的父親,用當鞋匠的錢培養出一位偉大的作家。有的則自己就是世界名人,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頗有一套,如列夫-托爾斯泰,用鵝毛筆為孩子讀物描圖;約翰-D-洛克菲勒,註重帶孩子鍛煉身體、游歷世界;蓋茨的父親,讓孩子從小懂得憑本事掙錢;他信,泰國總理千金去房屋二胎麥當勞打工。事實告訴我們,父愛是造就天才的關鍵。
  此外,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父愛和母愛有著各自不同的影響作用。母愛代表著人性和社會生活情感方面,父愛則往往象徵著事業、思想、秩序、冒險和奮鬥,代表的是理性方面。所以說父親是孩子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源泉,父性教育嚴重不足的孩子,容易形成“偏陰性格”,脆弱、膽小、多愁善感、依賴性強、獨立性差。只有父親“親臨”教育第一線,才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,使孩當鋪子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。而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時兼具了父愛和母愛兩方面的內容。
  不僅如此,父親也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特殊催化劑,椐有關機構調查表明,“如果有一個好的父親,則孩子在數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就會比較高,在人際關係上會有安全感,自尊心也比較強,很容易與人相處”。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,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,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,男孩兒更象小男子漢,女孩長大後更懂得與異性交往。並且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的一項長達12年的研究表明: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較高,信用貸款他們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也更好,將來走向社會也更易成功、成才。
  既然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父親呢?要知道,幫助妻子就是對孩子的愛,請將一切可能的時間都獻給孩子,在家庭里應提倡加大父親與孩子交往的力度。父親再忙,也要抽出時間多與孩子接觸,從嬰兒早期父親就要多抱抱、逗逗、喂喂孩子,滿足孩子情感的需求,為孩子的體能、智力、社會性的發展創造條件。並且你要做有預見性的父親,同時不要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,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,不向孩子隱瞞生活中的陰暗面,與妻子共同研究如何培養子女。
  總之爸爸們一定要找準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,做妻子教育子女的合作者,做孩子開心的玩伴,做發現和釋放孩子潛能的“伯樂”,做孩子良好品行的榜樣。如果缺位的“家教模式”再追問:爸爸去哪兒了?那我們現在可以驕傲地說:“我們是教育的主導,我們就在孩子的身邊!”
  文/郭子荷  (原標題:缺位的“家教模式”:爸爸去哪兒了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w88vwul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